一年級數學加減混合PPT課件是为数学教师制作的PPT教学课件,该课件内容丰富,并且完全与课本知识点同步,完全可以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如果觉得不满意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改,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教学需求。需要的朋友赶紧来下载吧!

一年級數學加減混合PPT課件预览







一年級數學加減混合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67頁。
[教學目標]: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減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 10 以内数的加減混合计算。
2.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曆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經曆觀察、比較、抽象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展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和培養學生看、聽、說、寫等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和計算順序。
[教具、學具准備]:多媒體課件、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兒歌嗎?(喜歡)好,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數鴨子》的兒歌吧,播放兒歌,好聽嗎?你們聽到了那些數學數字呀?(1、2、3、4、6、7、8)你們真厲害!
一、複習
9–3 -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出示課件,指名回答
提問:9-3-4和4+3+2你是怎麽算的?
生:都是先算前兩數,然後用得數再和第三個數進行計算,也就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過渡語:同學們對已學的連加、連減知識掌握得真不錯,老師想再增加難度考考大家。下面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你們要認真聽,幫助老師解決裏面的問題:小蘭媽媽給小蘭摘了4個桃子,小蘭爸爸又給小蘭摘了5個桃子,小蘭吃了2個桃子,請大家幫幫小蘭數數還剩多少個桃子沒有吃?(生思考後回答:還剩7個)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
三、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1、提出問題。多媒體出示例題圖:美麗的湖邊。
提問:從剛才的畫面中,你們看到了什麽?
生:湖裏有4只鴨,又飛來3只,一共有幾只鴨?
師:要算湖裏一共有幾只鴨該怎麽辦呢?
生:把原來的4只和飛來的3只合並起來列式是4+3。
(師板書4+3。再演示飛走2只的場面)現在湖裏鴨只數發生了什麽變化?要求現在還有幾只鴨怎麽辦?
生:再減去2只。
師:從幾只裏減去2只
生:從原來4只加上3只的總數裏減去2只。
師補充算式:4+3-2,並讀算式。生讀算式。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觀察這道算式與前幾節課我們學習的連加、連減有什麽不同?
生:連加、連減一道題裏只有加或者減,而這道題裏既有加又有減。
師:那你能不能像連加、連減一樣給這種題起一個名字。
生:加減,有加有減,加減混合……
師: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加減混合)生齊讀課題。
師:誰能再讀一讀這道題。對照圖畫來說一說4+3-2所表示的意義。生指名說。
師:那麽4+3-2該怎麽計算呢?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式子先算什麽,再算什麽。
生討論。生彙報:先算4+3=7,再算7-2=5。
師:同學們討論的結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強調一點,做題時一定要記住第二步是幾減2。
2、學習例2
(出現連續的電腦畫面)誰來說一說?發生了怎樣的情況呢?
生:湖裏有4只鴨,飛走了2只,又飛來了3只。
師:你能提出什麽問題?
生:現在湖裏有幾只鴨?
師:誰來列式?
生:列式爲4-2+3。(師板書)
師:上面算式先算什麽,後算什麽,請同學們試做。
生彙報。
師:做題時關鍵要記住哪個數?
生:記住第一步的得數2。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例1、例2的計算過程,誰能說一說我們計算的順序?
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標明出計算的順序。
3、師:請小朋友再仔細的想一想,加減混合和連加連減在計算方法上有什麽相同之處呢?
(引導學生發現計算順序都是從左到右的規律,從而記住算法)
4、師生共同小結:加減混合計算順序。
加減混合計算的時候,先算前兩個數,再用得數與第三個數進行計算。
四、鞏固練習
1、教材第67頁做一做。(擺小棒,補充算式,再計算)
(1)、引導學生擺小棒,先在桌上擺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後又增加4根.
(2)讓學生根據擺小棒的過程把算式填寫完整,並在最後的方框裏填上得數.
(3)讓學生結合擺小棒的過程說說算式7-3+4=8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 计算:
5-2+3= 8-7+8=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顺序和第2步分别是几加几。
五、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麽本領?你們學得開心嗎?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麽?你覺得你表現怎麽樣?
加減混合計算的時候,先算前兩個數,再用得數與第三個數進行計算。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上提示有關的問題,並對學生學習的情況作以情感性和知識性的評價。)
六、板書設計
加減混合
4 + 3 – 2 = 5 4 – 2 + 3 = 5
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加減混合运算,无论是先加后减,还是先减后加,都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算第一步,然后用第一步的结果和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學反思
反思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以摘苹果的遊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题以小动物为主题,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而且从中的课件画面,让孩子们看得入迷,不宜走神,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练习设计中,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將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自己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在看、想、說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反思三:注意習題的層次性和開放性
在本課中,准備複習的習題給新授內容打下鋪墊。鞏固練習題中,講究層次性和開放性。數學開放題是最具有教育價值的題型,它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解題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反思四:自主學習的質量不夠高
一般來說,小學生都有好表現的心理,喜歡在衆人面前顯示自己的才能。而我有時卻恰巧沒有滿足他們這一心理需求,這樣他們的“表現”得不到肯定,如果這樣下去,就會産生一種害怕的心理,心理容易阻礙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善待每個學生,恰當地把握評價他們的尺寸,即使錯誤的,也不能輕易地否定,而是要通過討論使他們認識到錯誤之處,給予他們重新思考的機會,直至獲得正確的答案,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斷強化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熱情,充分發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