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嘉肴PPT課件是根据同名文言文制作的教学PPT课件,该课件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进行授课,提高自己课件制作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该课件下载之后也支持自由编辑和整改,让该课文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的朋友赶紧来欧普軟件园下载吧!

雖有嘉肴原文及翻譯
原文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敩,教也】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
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裏,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義理),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所以說:學習過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教人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學識不通達。知道不夠,然後才能反省,努力向學。知道有困難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勉勵,發奮圖強。所以說:教與學相輔相成的。《尚書·兌命篇》說: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習的效果,教學互進。是這個意思。
雖有嘉肴PPT課件预览








雖有嘉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特殊句式等現象。
2.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说和古代教育教學的一般原则。
3.深入理解文章中所闡述的道理,並能聯系實際談體會。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啓發講解,使學生基本掌握本課的文言基礎知識。
2.掌握本文善用比喻與對比的說理方法。
3.通過對文章的進一步分析、挖掘,理解文章所闡述的道理,並能聯系實際,自圓其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本文道理的深入的闡述分析,使學生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樹立“教學相長”的思想。
2.培養學生“尊師重教”的美德,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重點:
1.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詞語的意義、用法以及多音多意字、通假字的用法。
2.學習本文善用比喻與對比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逐層理解短文所闡發的教育思想。
教學方法:
講授、朗讀、討論。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導入新課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系统而全面地阐述教育教學的文章。今天我们要学习儒家的论礼丛书《礼记》中的《学记》篇,它是秦汉时期系统地阐明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一篇典范作品,这篇文章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是从全文中节选出的。
二、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教師正音。
嘉肴(yáo) 自强(qiǎnɡ) 兑(yuè)命
學(xiào)學(xué)半
2學生朗讀課文,疏通文字。
(1)“雖有嘉肴”:“雖”,連詞,雖然。“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魚、肉做的菜。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動詞,吃。“其”代詞,指代“食”的對象。“旨”,甘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
(4)“弗學,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連詞,所以。
(6)“困”:不通曉,理解不清。
(7)“自反”:反省自己。
(8)“自強”:意思是自己勉勵。“強”,勉勵。
(9)“故”:連詞,所以。
(10)“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1)“學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第一個“學”是教的意思。
(12)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
3簡介《禮記》和《學記》。
三、講析課文,疏通文句
著重講解如下句子,並采取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方式解決文言知識。
1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所以,人必須上學讀書,才能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教師必須親身經曆教學的過程,才會深感自己學問的孤陋和淺薄。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求學者知不足,才會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學習。
4學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5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全文翻譯參考: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益處。所以學習以後就會知道不足,教學以後就會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不足之處,然後才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後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中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四、重難點把握
1“之謂”的用法?
明確:“之謂”是文言文中一種比較固定的用法,是將賓語提前的倒裝句,譯爲:“說的是”。如:“其此之謂乎”。作用:賓語用代詞“之”複指一下,強調賓語。
2思考:本段主要運用了什麽論證方法?論述了什麽道理?
明確:本段主要采用了比喻論證和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述了教學相長的規律。
五、問題探究
怎樣看待“教學相長”的道理?
明確:(1)“教學相長”是文中表達的觀點,在指導我們如何看待教與學的關系以及教與學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別人的時候,才能發現自己知識的短缺。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啓發我們注重實踐,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二、三。
3短文闡發的許多道理,之所以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本文巧妙的說理藝術——善用比喻與對比——是密不可分的。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提示:學生讀書後,加以揣摩思考,略加闡釋言之成理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