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c Studio for Mac是一款基于OS系统开发的漫画制作軟件,内置丰富的工具面板和工具选项面板,类似于ps的界面,帮助用户制作出精美的漫画作品。还可以直接打草稿进行各部分的修改,非常方便。被誉为漫画界的PS,从事漫画的朋友不容错过哦!
作为全球第一个专业漫画軟件,基于无纸矢量化技术的专业漫画创作軟件,Comic Studio完全实现了漫画制作的数字化和无纸化从命名到漫画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ComicStudlo軟件可以自由选择各种类型的专用笔。其特有的矢量化技术可以对笔线进行自动整形。已画好的线,可进行变粗或变细处理,而且线條的曲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修改。
Comic Studio 还有各种增加画面效果的“集中线”只要点击create键便可生成;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片扫描进去,制成网点形背景,尤其是漫画作品中所必需的“网点纸”在 ComicStudio軟件中已有很多个品种存储在軟件工具栏里,任由作者选择(也可根据需要自己创建),完稿后打印决不会影响作品的效果。
同时,作为一款专业的漫画軟件,日本Celsys结合了大量日本漫画师的工作特点,具备许多漫画绘画的专业技法和专业工具;可以根据漫画的特点在軟件上直接打草稿,然后再进行各个部位的改动,直至满意为止,删掉草图,保存或打印作品。还有各种增加画面效果的“集中线”只要点击create键便可生成。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片扫描进去,制成网点形背景。譬如漫画作品中所必需的“网点纸”在 ComicStudio軟件中已有很多个品种存储在ComicStudio工具栏中,任作者选择(也可根据需要自己创建)。完稿后打印也决不会影响作品的效果等诸多针对漫画工作者所需的专业工具和性能。
被业界誉为漫画设计行业的PS軟件。使用ComicStudio进行漫画绘制时主要利用到的是它的工具面板和工具选项面板。其中工具选项面板会随着不同工具的变换而发生变换,这和Fireworks中的很类似。在ComicStudio的工具面板中也具有许多其他平面设计軟件中选框、填充、矩形等,使用它们可以绘制出各种效果丰富的矢量漫画来。
Step 1 新建
这里有两个选择: 新建>作品>
//如果是漫画作品,页数多余1页的,就选择 新建>页面>
//单幅作品就选这个 两者差别在页面设置(见图)
小贴士: 作品建成后,可以自由删除或增加页面,也就是说,页数可以自己再修改,也可以设置某2个页面变成跨页; 而单页作品,则不可以添增新页面,也没有办法变成跨页。 “建立页面”有一个“纸张模板”(见图)
如果你有下載別人做好的紙張模板,可以在這裏設定使用。
页面设定这部分关系到作品印刷,也可以说是关系到变成本本后的画质好坏。 我曾经遇到画好后要把尺寸由A4改成B5,这个过程不是直接等比缩放画面就可以的。漫画用到的网点纸、贴的位置、画面是否出血等,问题很多。 我无法容忍缩小印刷后网点变样(非屏幕上所见),于是用了最费力的方法:每页重排分镜,网点纸重贴。 最好能先考虑好尺寸,如果要出本子,会是多大的。要不然就选择比较流行的尺寸。或者试画一张,打印出来看网点效果。
Step 2 绘图界面
图中标示的是常用的面板,熟悉ps等绘图軟件的人应该能很快熟悉上手。 其中自定义工具块,曾经我觉得没有用,现在觉得很好用。把一些常用的笔刷啊、橡皮啊什么的,放在这里,不用每次都去tools里面翻找。 此外,图层面板的布局和ps不一样,不是单纯按图层分类,而是按功能分为几部分(见图)
紅色的A部分是和ps概念一致的圖層,一張圖分多少層,刪減添加,都可以隨意操作。圖層格式主要有光柵和矢量,兩者區別在有些筆刷只能在特定圖層使用(各位自己嘗試各種筆刷就知道了)
蓝色的B部分是用来放置起辅助作用的标准线啊、尺子啊这类东西的。如果新建尺子图层,那么就会在尺子图层部分多出一层,至于是什么尺子,那是自己决定的,这块牵涉到尺子工具的使用。我倒是不常用到尺子。 个人使用最多的是参考线图层,用来标示裁切线。
---------------------------------
图中已经把我常用的参考线标示出来了,大家可以自己设定适合自己作品的参考线。 举例:按我的参考线导出画稿,最终画面不会超出淡红色的线框。
---------------------------------
简单的说:红色的A部分是最终显示在导出后画稿上的;蓝色的B部分,侧不会出现在导出后的画稿上。 图中建立选区层、框线层,这些即使不删除,导出也不会留在画面中(基本上是这样。。。吧
Stpe 3 绘图——从草图开始吧!
草圖,可直接畫,也可從外部導入(見圖)
繪圖中強烈建議多多H,隨時對比,不要把角色畫歪了。。。(看到H想歪了也不可以!(看過在下sai教程的都懂的!(不過cs裏面的H要自己定義一下哦!
頭發建議用矢量圖層來畫↓
如图↓ 出现黑白叠加的情况,建议在两层之间建立一层专门涂白用来遮盖,不要擦除黑色,因为衔接部分有时候会有漏洞,而且下面一层的完整性就破坏了,万一以后想单独拿出来用,还要补被擦除的部分。
Stpe 4 绘图——网点纸网点纸
从【素材】添加 或【滤镜>力量网点>】均可。 两者区别: 【素材】贴好的网点可以再编辑,如果缩小画面导出,网点会呈灰度(没有点) 【力量网点】贴好后就不能再编辑啦,导出时即使缩小也会有点,不过可能会撞点。
網點紙使用方法之一:選擇要上網的部分,直接點擊工具圖標即可。
網點紙使用方法之二:打開素材窗口,選一張網點,貼!
貼的方法:可以選擇要上網點的部分然後用油漆桶灌;可以選中網點後,用筆來塗(見圖)
【素材】建立的网点层可以再编辑,见图↓ 可把普通填充的网点变成渐变哦!超级方便的说~
注: 通过【素材】贴的网点纸会自动建立一层,如果要在已经有的网点层上增加网点范围,直接选择笔刷就可以画了,不用再点网点纸的选框,如果点选网点框再用笔画,又会自动新建一层网点。这句话可能没接触过的人看了会不明白,自己操作一下就懂了。 叠加的网点可能会影响后面导出效果,造成撞网之类的。
---------------------------------
我的习惯是用[素材]为主,很少用到力量网点。 力量网点要安装外部网点纸文件才有哦!
---------------------------------
下面把力量網點提出來說一下。或許有人需要知道(見圖)
按圖中的順序——記得要新建圖層哦,否則這個面板的選擇是灰色不能開啓。
1.菜單選擇,出現力量網點的操作窗口;
2.選擇你要用的網點。這裏的分類是可以自己定義的。
3.選擇你要的網
4.預覽框裏可以看到效果。
面板里其他各种操作按钮,如移动、旋转什么的,大家摸一摸都很容易理解。 最后点OK就好了。
導入力量網點的方法:
圖中A:點擊小三角按鈕
圖中B和C:新建網址設置,這裏可以自定義網點分類,不定義也無妨,只要自己用起來方便就行了。
图中D:追加外部文件,*.tdt 完了~
Stpe 5 导出成稿
差不多畫好了,就可以導出來了。
導出>圖像文件(指定像素)/(指定尺寸)
这儿我个人觉得没差,或许要出本子的你选择尺寸会更直观吧。 导出窗口的内容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很容易理解。
需要說一下的是:
1.我个人习惯按原图25%导出。至少屏幕显示效果会和编辑中看到的一样,网点看到的都是灰度,没有点的感觉。 出本子的,一定要等倍输出奥! 如果希望图尺寸小,同时又要有网点效果,那可以先等倍书橱,然后在ps或fw里面等比例缩小。不过,网点定然会粘一起,形成可能美妙可能糟糕的暗纹。 自己多多尝试吧~
2.【输入范围】指的是导出的图所包含的部分,我选择裁剪掉裁切线,也就是成品在裁切线之内,包含出血。 出本子的,或许要把裁切线留着。
3.【完稿信息】等部分,勾選就會出血,不勾選,導出的圖就看不到。
---------------------------------
差不多,这样一张成品就搞定了! 很简单吧! 对cs軟件本身的熟练,还是要靠使用者自己,多用,多画。有问题欢迎提,但是,请在把问题抛给Nisay之前,先尝试自己钻研解决,多问google、百度、軟件help,因为可能你的问题,Nisay没遇到过无法立刻解答。 关于cs使用的各种素材,我也是从网站上拖下来的,不方便转,怕有版权。大家自己下去吧。
最後貼導出的對比圖,一個是有點的一個是沒點的
補充說明一下:大家看到的截圖,某些上了網點紙做陰影的部分看起來是純是灰色的,而不是網點,那是因爲
1-畫面縮小了(其實都是網點紙)
2-我愛用60線的網點,很細膩,畫面非100%顯示的時候看上去是純灰色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