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筆口訣教程是为五笔初学者设计的一款完整的教程文件,采用chm文件格式,包括字母、口诀、字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词组教程,只需根据设计的教程就可以快速掌握五笔的快速输入秘诀了,需要的朋友赶快下载吧!

五筆口訣學習方法
一、指法學習:
第一步、將手指放在鍵盤上(如下圖,手指放在八個基本鍵上,兩個母指輕放在空格鍵上)
第二步、練習擊鍵(例如要打D鍵,方法是:1、提起左手約離鍵盤兩厘米;2、向下擊鍵時中指向下彈擊D鍵,其它手指同時稍向上彈開,擊鍵要能聽見響聲。擊其它鍵類似打法,請多體會。形成正確的習慣很重要,而錯誤的習慣則很難改。
第三步、練習熟悉八個基本鍵的位置(請保持第二步正確的擊鍵方法)。
第四步、手指分工(如下圖)
第四步、練習非基本鍵的打法(例如要打E鍵,方法是:1、提起左手約離鍵盤兩厘米;2、整個左手稍向前移,同時用中指向下彈擊E鍵,同一時間其它手指稍向上彈開,擊鍵後四個手指迅速回位如上圖,注意右手不要動,其它鍵類似打法,注意體會)。
第五步、繼續練習,達到即見即打水平(前提是動作要正確)。
總結:字母練習所需時間約兩天(每天六小時),一定要保證達到即見即打水平。
漢字的拆分原則
一、书写顺序:拆分“合体字”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进行。例:“新”只能拆成“立、木、斤”,不能拆成“立、斤、木” “中”只能拆成“口、丨”,不能拆成“丨、口”;“夷”只能拆成“一、弓、人”,不能拆成“大、弓”。
l 、取大优先:“取大优先”,也叫做“优先取大”。按书写顺序拆分汉字时,应以“再添一个笔画便不能成其为码元”为限,每次都拆取一个“尽可能大”的,即尽可能笔画多的码元。例1:世:第一种拆法:一、凵、乙(误)第二种拆法:廿、乙(正)显然,前者是错误的,因为其第二个码元“凵”,完全可以向前“凑”到“一”上,形成一个“更大”的已知码元“廿”。例2:制:第一种拆法:、一、冂、丨、刂(误)第二种拆法:、冂、丨、刂(正)同样,第一种拆法是错误的。因为第二码的“一”,作为“”后一个笔画,全可以向前“凑”,与第一个码元“”凑成“更大”一点的码元“”。总之,“取大优先”,俗称“尽量往前凑”,是一个在汉字拆分中最常用到的基本原则。至于什么才算“大”,“大”到什么程度才到“边”,这要等熟悉了码元总表,便不会出错误了。
2、 兼顾直观:在拆分汉字时,为了照顾汉字码元的完整性,有时不得不暂且牺牲一下“书写顺序”和“取大优先”的原则,形成个别例外的情况。例1:国:按“书写顺序”应拆成:“冂、王、丶、一”,但这样便破坏了汉字构造的直观性,故只好违背“书写顺序”,拆作“囗、王、丶”了。例2:自:按“取大优先”应拆成:“亻、乙、三”,但这样拆,不仅不直观,而且也有悖于“自”字的字源(这个字的字源是“一个手指指着鼻子”)故只能拆作“丿、目”,这叫做“兼顾直观”。
3、 能连不交:请看以下拆分实例:于:一十(二者是相连的)、二丨(二者是相交的)丑:乙土(二者是相连的)、刀二(二者是相交的)。当一个字既可拆成相连的几个部分,也可拆成相交的几个部分时,我们认为“相连”的拆法是正确的。因为一般来说,“连”比“交”更为“直观”。
4、 能散不连:笔画和码元之间,码元与码元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散”、“连”和“交”的三种关系。如:倡:三个码元之间是“散”的关系;自:首笔“丿”与“目”之间是“连”的关系;夷:“一”、“弓”与“人”是“交”的关系。码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汉字的字型(上下、左右、杂合)。
(a)幾個碼元都“交”“連”在一起的,如“夷”、“丙”等,便肯定是“雜合型”,屬于“3”型字,不會有爭議。而散根結構必定是“1”型或“2”型字。
(b)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一個漢字被拆成的幾個部分都是複筆碼元(不是單筆畫),它們之間的關系,在“散”和“連”之間模棱兩可。如:占:蔔口兩者按“連”處理,便是雜合型(3型)。兩者按“散”處理,便是上下型(2型正確)。嚴:一廠後兩者按“連”處理,便是雜合型(3型)後兩者按“散”處理,便是上下型(2型正確)。當遇到這種既能“散”,又能“連”的情況時.我們規定:只要不是單筆畫,一律按“能散不連”判別之。因此,以上兩例中的“占”和“嚴”,都被認爲是“上下型”字(2型)。
(c)作爲以上這些規定,是爲了保證編碼體系的嚴整性。實際上,用得上後三條規定的字只是極少數。